作文素材智力开发广告投放学校入驻 自助建站网站定制

登录 注册

围棋 主持人 书法 少儿英语 拉丁舞 珠心算 钢琴 跆拳道

企管学历互动 题库
首页 > 素质教育 >> 心理教育 > 心理专家:慷慨能让人活得更长更快乐
心理专家:慷慨能让人活得更长更快乐
发表时间:2020-03-17 13:33:36     阅读次数:1032     本文编辑:嘉兴少儿/幼儿艺术培训_嘉兴中小学培训_嘉兴草屋网

  谚语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而研究发现,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超过你的想象。给予不仅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而且还能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提升自信,延长寿命等,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专家建议,只要愿意,给予和付出可以无处不在,从做慈善、做好事、帮助困难之人,到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请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宽容和赞美,尽力做到更好地给予。

  英国有句谚语:“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赠与别人玫瑰时,手上会留下一缕芳香,这就是给予回赠的礼物。研究发现,给予是一种愉快的经历,这种体验与获得巧克力、金钱等物质一样,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更为宝贵的是,除了心理上的满足,它还能让我们的身体健康受益。近日,美国“心理中心”网站刊文指出,给予有助于延年益寿。

  给予为什么往往比索取更难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给予的定义是“使别人获得;给”。也许有人要问了:“为别人付出,自己何谈快乐?”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指出,给予是一种利他行为,就是出于自愿、不计较外部利益去帮助他人。其实,给予别人帮助是人之本能,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同理心理论”。当目睹他人陷入困境时,旁观者能真切感受到他人的焦急、痛苦,以至于不假思索地伸出援手,这得归功于大脑中存在的一类神奇的神经元,它们不仅会在人有亲身体验时被激活,在看到他人喜怒哀乐时也能被激活,从而“感同身受”。因此,当看到受助者脱困后的快乐时,助人者也会有自己转危为安般轻松和满足的感觉,这些正是让人们感到幸福情绪的基础。

  “利他性是人类漫长进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学会互惠、付出、协作,你帮我,我帮你,才能更好地生活。”汪冰说。

  可惜,现代人似乎习惯了索取的思维方式,父母、家人、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都成为索取对象,不愿意过多付出就想拥有金钱、地位、友情、爱情、成功……美国心理学作家约翰·阿莫德奥博士曾提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什么给予比索取更难?”

  在汪冰看来,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缺乏信任感。我们处于陌生人社会,彼此信任度低,经常出现“扶摔倒老人可能被讹”等“做好事没好报”的事情。当人们缺乏安全感,对社会产生质疑时,就会不敢付出。

  第二,过于物欲化。现代人太忙于追求可以量化和物化的东西,比如金钱、车、房、名牌等,“我的房贷还没人替我还呢,我凭什么管别人?”

  第三,太忙太累。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让大家身心疲惫,没有精力再去给予别人帮助。

  “每个人都期待被别人关怀时,就很难再去主动关心别人了。”汪冰说。

  给予对身心健康有五大益处

  有时,我们更习惯于接受,不习惯给予。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错过了给予所能回赠的种种好处。美国一项针对2000名志愿者的研究发现,在两个以上机构从事志愿者活动,对健康的益处仅次于戒烟。“我聊天时经常跟别人说,要是你不想戒烟,又想长寿,那就去做点好事吧。”汪冰说。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生命伦理学教授、无限大爱研究中心负责人史帝芬·波斯特这样评价:“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可能超过你的想象。

  1.保护心脏。史帝芬·波斯特对中青年和老人以及不同种族、职业的人进行研究后发现,给予可以全方面地保护身体健康,对心脏疾病的预防能力是阿司匹林的一倍。

  2.延长寿命。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发现,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人更长寿,4年内的死亡率为1.6%,从不参加志愿者活动的人死亡率则为4.3%。无限大爱研究中心的研究还发现,帮助朋友、亲人、邻居、支持伴侣等行为,都会降低疾病死亡率。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花5年时间追踪了423对老年夫妻后发现,排除年龄、性别、健康和心理等因素外,不相互支持的受试者5年内死亡的概率高出两倍。

  3.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汪冰说,给予可以帮助人们排除愤怒、憎恨、嫉妒等负面情绪,带来幸福感,从而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

  4.提升自信,增强幸福感。有一项针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研究,研究人员让他们给67名患有其他疾病的人每天打电话,一次15分钟,用3年时间为对方提供精神上的支持。结果发现,在获得人生满意度方面,助人者是受助人的7倍,也更有益于这些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疾病治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的耐心、自信等对健康有益的情绪都会提升,当你有力量改变别人的生活,感觉到自己被需要时,你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痛苦,反而会变得轻松起来。”汪冰说。

  5.提高免疫力。不吝啬帮助他人的人,会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研究发现,人际关系好的人,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会降低很多,免疫功能也更强大。而免疫力就像身体的隐身防护墙。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弗里德曼和莱斯利·马丁甚至这样形容人际关系:“它对健康的作用与水果蔬菜、运动、体检同样重要。”

  只要你愿意,给予其实无处不在

  给予和付出无处不在、可大可小,从做慈善、做好事、帮助困难之人,到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如何做到更好地给予,汪冰给出了以下具体建议:

  1.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就像照镜子一样,你在给别人微笑的同时,也会收到一张笑脸。这个笑可能会温暖一颗受伤的心灵,拉近同事朋友间的距离,让你充满勇气和信心。

  2.多拥抱。和微笑一样,一个拥抱给别人的是温暖,给自己的可能更多。美国《赫芬顿邮报》刊登研究称,多拥抱可以降血压、减压、有益心脏健康、减少恐惧。

  3.赞美别人。约翰·阿莫德奥博士说,如果能多加留意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发现他们的美好、善良和创造力等优秀品质,表达我们的感激与赞美,这会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在为他人的生活施加积极影响的同时,那种满足感也会令我们自己动容。

  4.忠诚。人的欲望很难控制,对人忠诚可以说是一种更高级别的付出,尤其在婚姻关系中,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双方的理解和相互支持。

  5.给予他人宽容。宽容是一种无形的给予,更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代表了思想的成熟,凡事不要过于苛求,给了别人机会,我们也会获得信任和尊敬。

  6.培养耐心。当别人与你意见不合时,当你对最亲近的人表现得不耐烦时,请耐心地听他们说完话,这也是一种给予。

  相关链接

  慷慨能让你活得更长更快乐

  奉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不仅有益于受助者,还有助于施助者本身。美国《赫芬顿邮报》近日刊文,总结了慷慨对健康的七大好处。

  1.使人更好地控制压力。发表在《科学美国人》上的一项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吝啬小气的人,体内的应激激素(皮质醇)含量较高。研究人员要求一部分志愿者捐赠钱财,另一部分志愿者存下更多的钱。结果显示,与第一组志愿者相比,后一组志愿者所存下的钱越多,他们的内疚感就越强,体内皮质醇的水平也就越高。

  2.提升幸福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公共事务学院的研究者发现,在工作过程中向他人提供帮助不仅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还能让员工忠于职守,降低离职的概率。研究者认为,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来行事,确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

  3.有利于获得更大利益。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成果显示,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考察成功,慷慨要胜过自私。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多人参与的策略游戏中,采取团结合作的策略能够比采用一个人占主导地位的自私策略获得更多的成功。如果有多人参与,每个人都表现得慷慨无私,就会让他们彼此都受益。

  4.活得更长。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心理学家发现,慷慨的人早亡率更低。发表在《美国公共卫生期刊》上的这项研究成果显示:帮助他人(无论是帮忙跑腿办事,帮助照看孩子,或是让别人搭便车)能减轻压力,从而降低早亡的概率。

  5.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2012年发表在《心理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回想自己的助人经历会让人感到无私和更想帮助人,激励自己继续这一善举,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6.婚姻关系更稳定。2011年美国国民婚姻状况调查显示,慷慨是婚姻幸福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者认为,如果夫妻双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为对方付出一些小努力(如倒杯水、按摩后背,或不厌其烦地表达深情和宽容之心),就会让他们感觉婚姻生活非常幸福。

  7.促进心理健康。今年早些时候,英国医学委员会出版的《公共卫生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参加志愿者活动不仅能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还可以降低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并且这种对生活的满意度是可以累积的,让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感到生活越来越美好。

作者: 
上一篇:中国家长谈性色变国外性教育从幼儿园抓起
下一篇:音乐可治疗儿童心理疾病 小提琴比药丸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