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临东海晓波黄,缥缈朝云捧太阳。
吴越山河都入照,却绕孤塔早霞光。
清代,嘉兴知府许瑶光,不但政声卓著,而且作为官宦诗人,这首《南湖八景》诗之一的《东塔朝暾》,为嘉兴守望了一方千年胜迹。
东塔,地处甪里街中段的东塔路。东塔路原名东塔弄,自南至北全长五百来米。一张十四年前的东塔弄布局手绘图,融会了它的前世今生。

手绘图
二〇〇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市侨联陈启文先生约我在三水湾中学,等候台湾王滨先生来校颁发“校园亲情奖”后与他相见。在学校门卫值班室里,我看到一位当班师傅正在核对一张手工绘制的图纸,挨近一看,图上题记一九四九年前东塔坐落情况及“蔡泉观2005.8.14”引起了我的兴趣。“俞家桥”“施王庙”“东塔”“朱买臣墓”“东塔寺(大雄宝殿)”,及“民丰新村”“冶金厂公房”等东塔弄内外熟悉的古迹名称和当今的职工住房、编号,把我的思绪,带到了多年来对东塔、东塔寺求知积累的园地,也带进了我的中学时代。
东塔寺初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唐广德元年(764)为“报国禅院”;北宋元丰间赐“大圣塔院”;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宁宗帝御赐“华严经阁”匾额;元皇庆间重修,赐“东塔广福教寺”;明洪武间寺损塔毁,重建定名“东塔广福华严讲寺”;明永乐间塔修缮一新……
东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原为方形木塔,高七层。每层围有木栏杆。塔几经兴废,明清间重修,改为方形砖塔,其隋唐风貌,格外亮丽。
寺塔共院的东塔寺,在嘉兴“七塔八寺”中风景如画。清沈珏《嘉禾胜景》的东塔寺图,绘就了古刹的旖旎景色。殿宇间,玲珑宝塔,昂首挺立;黄墙青瓦,翠竹掩映;寺院内,虬龙古木,枕水茅屋;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城东佛国,风光无限。
值得一提的是,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嘉兴出生的赵昚(宋孝宗)登基称帝,他幼年曾在登临东塔寺钟楼时,不慎失足坠地。旁人大惊失色,而赵昚竟安然无恙。后因此名钟楼为景龙楼。
南宋张尧同《嘉禾百咏》的《景龙楼》诗云:
千秋传异彩,百尺护雕阑。
欲识金龙瑞,丹霄试仰看。
汉代朱买臣与东塔弄形影相随。南宋张尧同《嘉禾百咏》中有《朱买臣墓》诗:
世事春风转,荣枯一梦间。
绣衣人不见,孤冢旧家山。
相传,东塔寺址原为西汉朱买臣故宅。旧时,寺后有朱买臣墓,墓碑刻明嘉靖时嘉兴知县卢楩书“汉朱买臣墓”字样。
朱买臣墓毁于“文革”,其地成冶金新村宅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