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智力开发广告投放学校入驻 自助建站网站定制

登录 注册

围棋 主持人 书法 少儿英语 拉丁舞 珠心算 钢琴 跆拳道

企管学历互动 题库
首页 > 嘉禾故事 >> 明代素三彩瓷船
明代素三彩瓷船
发表时间:2020-06-08 17:30:06     阅读次数:426     本文编辑:嘉兴少儿/幼儿艺术培训_嘉兴中小学培训_嘉兴草屋网

  嘉兴博物馆藏有一件明代墓里出土的小瓷船,这是一九七四年八月二十四日,嘉兴冶金机械厂在东大营旁扩建厂房动土时发现的,后来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当时,博物馆的沈昌桂、盛允武去冶金厂修建科取回了这件宝贝。沈昌桂的原始记录写到:“据冶金厂修建科负责人讲,瓷船旁有墓碑四块,系‘明故乐园翁包处士’及‘包处士之妻何嬬人’之墓,碑文年代为‘明天顺癸未年(1463)’。所述墓碑,实为墓志铭,已残破,他们当时未收藏。”

  俗话把墓里陪葬主人的东西称为陪葬器,专业术语称为明器(也称冥器)。中国人以物来陪葬,从夏商时期就开始了。那时除了以人、兽陪葬外,死者生前的日用器物及金银玉器也都是随葬品。从战国到汉代,王公贵族死后都会把奴仆、器物一起下葬。汉后到唐以人殉葬之风渐弱,人们开始用各种陶狗、陶羊、陶壶、陶猪舍等陪葬。到了宋元以后,又开始增加了一些有祝福、求吉含义的冥器。

  那么,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那个夏天,在嘉兴出土的这件国家一级文物素三彩瓷船,又向世人暗示了什么呢?我们说,从地理位置来看,地处杭嘉湖平原的嘉兴水网密布,船成了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就是到今天,即便在市区,比如放鹤洲的湖面上,还时有捕鱼虾的小船在荡漾,我们甚至还经常能看到生活在水上的船上人家。这,或许就是墓主人选择船做明器的原因之一。再从民俗丧葬之风来看,古人认为人死后去阴间,生前用过的东西都可以带去用,墓主人的日常起居一定和船有紧密联系。最后从宗教理念来看,人死后都向往去天堂,或者去西方极乐世界等俗世认为美好的地方。一般而言,船有从摆渡引申到度人的意味在,这自然也是一个充分的理由。

  这件瓷船通体是黄、白、绿三色彩釉,釉不及底。底釉白里闪银(泛铅),色彩素雅。瓷船由上部的船亭和下部的船身组成。船身中宽,两头略窄。船头平直,舷下弧收,船艄后翘,开一小水孔,船底内凹。船首有活动舱板,板上塑立俑,舱内置宋钱十一枚,船板上塑四脊方亭两室,前亭内塑供案,供器和俑人等,后亭三面(左、右、后)封砌,其前塑一舵俑(已残)。全器塑、描结合,施釉浅润,船上所塑有亭台、供案、祭俑和彩绘的莲、云水、小舟、风帆等纹饰。

  置于船舱的宋钱,寓意“金泉引路”,与小舟、风帆等图纹前呼后应,象征为墓主(死者)引路、送行。可见人们对死后将去哪里还是非常注重。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问题。这只小小的瓷船又会把墓主人带向何方呢?

  《明史》记载,明代正统到天顺年间,都察院曾多次榜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违者要处死,家属充军边卫,知情不报者连坐。陈文平先生在《中国古陶瓷鉴赏》一书中说,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历时三十年,战争频繁、饥荒不断,皇室内部为争夺皇位,屡有冲突。处在这样一个朝野动荡的混乱时代,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必然受到影响。迄今为止几乎未见有这一时期任何官窑的瓷器传世。致使人们对这一时期瓷器生产的面貌认识不清。因此,有人将之称为中国明代瓷器史上的“黑暗时期”或“空白期”。所以嘉兴出土的这件有颜色瓷器,引起了专家们的重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陶瓷组专家耿宝昌、张浦生、李久芳、陈华莎等将其鉴定为一级乙。耿宝昌先生说:“天顺纪年墓出土的三彩瓷难得见到,可以定一级”。张浦生先生说:“素三彩瓷船,又有确实纪年,少见。”张浦生先生还曾将这件素三彩瓷船的照片带往新加坡,供讲学之用。

  嘉兴出土的这件素三彩瓷船填补了瓷器史空缺,它的价值也可想而知。


作者: 顾美珍
上一篇:张熊设色水阁纳凉图轴赏析
下一篇:水乡往事--罱河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