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的柜台

典当的柜台

典当的柜台

  在月河历史街区明清时期的老街中基路上,有一家古老的典当,典当里高高的柜台最引人注目,大家比划着柜台的高度,议论着高柜台的作用,是不是典当老板出于安全考虑,为了防盗?

  明清、民国时期的典当柜台都特别高,不但比药店的柜台高,也比银楼、钱庄的柜台高。“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当铺的是比我高一倍。”鲁迅先生把当铺柜台的高度跟他的身高作比较,也挺具体的了。

  如果说高高的柜台是出于安全考虑,是为了防盗的话,那么资金同样雄厚的银楼以及资金远远超过典当的钱庄,为何不设置高高的柜台呢?1872年创办的上海《申报》,关于抢劫钱庄、抢劫银楼的报道屡见不鲜,却很少见到抢劫典当(尤其是那些典质衣物之类的低档典当)的报道。

  我的祖辈也是开典当、经营钱庄的商人。我祖父的堂弟在嘉善县城开的典当以及在东门经营的钱庄,一直开到解放才歇业关闭。东门的钱庄没有高柜台,典当里高高的柜台解放后才拆除。

  我曾问过年青时就跟随曾祖父经营典当业务的祖父,为何当铺的柜台特别高?祖父说,这是为了给前来典质的人遮住脸面,有了高高的柜台的遮挡,临柜的典当伙计(职工)以及坐在典当里的老板、朝奉(经理)就看不见典质的人了。典质的人是因为穷困,生活有困难甚至穷途末路才不得已到典当里来当当头。有句老古话:“人人要面,树树要皮。”来典当当东西的人都觉得难为情,是借贷无门实在没有办法,才硬着头皮跨进石库门的当铺里来的。更何况抬头不见低头见,双方本来可能就是认识的邻居或街坊,那就更不好意思。于是,聪明的典当经营者想出了高柜台这个办法,这个办法还挺管用,否则怎么会延续使用了几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