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二贤传(三)

竹林二贤传(三)

  三、 劫火帆影楼
 
  
  咸丰丙辰(1856),唐纪勋诞于帆影楼。这年,唐翰题四十一岁,按旧法,这已经是老来得弄璋之喜了。

  翰题在五六年前,以廪贡生捐纳得到一个训导的职衔,挟策北游广陵,开始他的仕途生涯。当纪勋呱呱坠地之时,翰题正在扬州江宁将军托明阿统领的江北大营中参佐戎幕,而清军与太平天国军血战方殷,扬州始失终复。在烽火连天中接获到家书,并且报以陈氏夫人母子俱安的消息,翰题的内心自然是万分欣快。翰题是唐氏长房,但比较他的令弟履正育有五子,以及最小的同母弟金题也早已无伯道之忧,翰题这方面可以说是胤息不昌。之前,夫人陈氏生一女名珍姑,许字平湖孙蕃生,不料聘书甫下,蕃生病亡。珍姑焚嫁衣、披麻戴孝去婆家抱神主行婚礼,不久即因幽怨成瘵疾而死(珍姑的不幸,在纪勋成年后必然会听到族中人多次说起,这对于他决意趋向维新、走上改良社会的道路,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爱女的非命像一团浓重的阴影,始终在翰题夫妇的心中郁结着。现在可好了,随着纪勋的降生,唐氏长房,立嗣已有望。然而,翰题的欣快,只一刹那便止。面对鸮张惨烈的战局,长毛的乱象方兴未戢,虽然兵祸还没有连结到自己的家乡那边,但这红羊的劫火,恐怕迟早难免。大营里,柝声“梆、梆、梆”敲击了三下。夜深沉。唐鹪安先生把家书放进一只随身的竹箧,箧里有司马法的《尉缭子》(兵书),曾国藩的《讨粤匪檄》,宋伯成的《梅花喜神谱》(写梅花百图,神态迥异),还有一个素缣的手卷——绘有先祖唐子玉像以及董其昌、张廷济、张金镛等人的题记题诗和一个画轴——恩师阙鸣呵作的《帆影催诗图),那是他思乡的慰藉,时不时会取出来展观一番的。今宵无睡意。鹪安先生紧蹙起眉头,在行帐的几案上挥笔修书一通,叮咛夫人月中多注重摄生外,尚须看护好帆影楼的藏书和古物,等等等等。并从范仲淹《赋林衡鉴·序》的“书圣贤之勋者,谓之纪功”句中拈出二字,给这个乱世出生的男婴取名为纪勋,字成卿。

  家乡那边,在纪勋的哺乳期,倒是平静相安无事的。陈氏夫人出身嘉兴城南世族,知书达理,性格温婉。纪勋的体质,在先天上头有些不足:瘦小、孱弱、哭声干涩。常常“呜——”,该到“哇”时就没些个音声。唐家的仆佣们说:“格倌倌哭都不会哭!”陈氏心里忉忉的,着仆人去婆母的娘家竹林,寻访来一个健硕的农妇做乳孃。起初,纪勋吃奶时嘬着的小嘴边上陷两个很深的坑,一搐一搐怪可怜的。渐渐的,乳孃丰盈的奶水抚平了那两个坑,小脸蛋也变得红润起来了。纪勋长到四岁时,陈氏把比儿子大五六岁的熙绪接到帆影楼。熙绪是金题所出,和纪勋从兄弟行。陈氏让小哥俩做个伴,这时她已经亲自给儿子上书。上书课读,识字先以两千字为度;学诗,则从二字对句开始。课本有蒙馆梓行的三、百、千,《声律启蒙撮要》和《笠翁对韵》等等。陈氏先授《三字经》连带“训诂”。陈氏教一句,纪勋念一句。纪勋的一双小眼睛细长溜溜,像两颗枣核乌黑光亮。这孩子一望就知是聪慧过人的。记诵,一遍过。陈氏教到“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命纪勋讲一讲“训诂”中所写的,纪勋颠着个小脑袋,什么“敦伦笃谊,友于为重,兄弟之义,幼学所宜知也……”的几乎一字不漏地说了个囫囵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