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桐乡篆刻风

六百年桐乡篆刻风

  七月二十一日,是青桐印社成立二十七周年的日子,这一天,桐乡印人济济一堂,追古思今。

  明清时期的篆刻艺术,发展较快,但是相对于书画,篆刻仍属于小众艺术,人们形容篆刻: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然而,在桐乡,“雕虫小技”的篆刻艺术历来人才辈出,成果丰硕。一个不足七十万人口的县级市,有着西泠印社社员十三位;有着与西泠印社同时期成立的钱林印社;有着一九八六年成立的青桐印社;还有着丰富印藏的君匋艺术院。

  目前,桐乡继书法之乡、漫画之乡后,正在争创全国第一个“篆刻之乡”。
六百年桐乡篆刻风
  1984年,《茅盾笔名印集》篆刻创作会合影。第一排左起:林淳生、吕迈、叶一苇、刘江、邹梦禅、谭建丞、余明、李文宽、毕茂霖、鲍复兴、朱关田;第二排左起:李早、郑彬、何保华、严军、殳书铭、周节之、冯质彬、陈仲芳、吴振华、谢三中、陈威遐;第三排左起:袁道厚、章柏年、陈振濂、汪廷汉、马亦钊、王冬龄、柴欢之、陈浩、傅其伦、周国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