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智力开发广告投放学校入驻 自助建站网站定制

登录 注册

围棋 主持人 书法 少儿英语 拉丁舞 珠心算 钢琴 跆拳道

企管学历互动 题库
首页 > 嘉禾故事 >> 嘉兴昆曲初韵今说
嘉兴昆曲初韵今说
发表时间:2020-06-08 13:33:52     阅读次数:206     本文编辑:嘉兴少儿/幼儿艺术培训_嘉兴中小学培训_嘉兴草屋网

  嘉兴历来是富庶之地,百姓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就开始追求精神享受。

  南宋时有一人名叫张滋,曾任奉议郎。在海盐构筑园林,蓄家僮歌唱新曲。著有《南湖集》、《行在谱》诸书。据说南戏海盐腔的形成即渊源于张滋。另外在元代,海盐的澉浦有一位叫杨梓的人也称得上是海盐腔的奠基人。杨家是当地以海运起家的豪门富室,经常招待客商仕宦,设家宴举行各种演奏,因此拥有杨氏家乐。据元代姚桐寿《乐郊私语》记载:“杨氏家僮千指,无有不善南北歌调者”,又据旧志记载,杨梓精通音律,长于写散曲。在好友、著名的戏曲音乐家贯云石的指点下,杨梓发挥自己的才艺,在创作补遗中对流行的南北歌调进行加工,逐渐形成以腔调清柔婉转为主要特色的新唱腔,并以之作为杨氏歌僮演唱的“家法”。由于这种新腔优美动听,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海盐州人纷纷学习,很快就在全州境内传播开来,号称“海盐腔”。

  明万历末年,昆山腔继承了“海盐腔”的特色,又形成了委婉、细腻的曲调,人称“水磨腔”。在伴奏方面,除了弦索之外,又加上了笙、箫、管、笛等乐器,形成管弦并举,这比当时流行的其他声腔有很大的进步,令人耳目一新。于是昆曲很快流传开来,扩展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他南戏声腔的剧种。“海盐腔”由于较为朴素,所以也不可避免地被臻于完美的昆曲所取代,日益衰落。

  有一出戏的演出就体现了海盐腔和昆曲的交替,那就是《鸣凤记》,它本来并不是为昆曲演出而创作的,后来改用昆曲演唱并成为昆曲重要的保留剧目。

作者: 梅湾晚晴轩
上一篇:辛苦钱塘江上水--王国维与鲁迅(下)
下一篇:亦谈莫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