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智力开发广告投放学校入驻 自助建站网站定制

登录 注册

围棋 主持人 书法 少儿英语 拉丁舞 珠心算 钢琴 跆拳道

企管学历互动 题库
首页 > 嘉禾故事 >> 义马村名溯源
义马村名溯源
发表时间:2020-06-08 15:22:12     阅读次数:234     本文编辑:嘉兴少儿/幼儿艺术培训_嘉兴中小学培训_嘉兴草屋网

墓下庙牌匾

  上周的《嘉兴故事》,刊登了徐顺堂先生写的《赵构南渡,路过崇德》一文。文中提到了洲泉镇义马村名的由来:相传,依“泥马渡康王(赵构)”的传说故事,赵构南渡之坐骑倒毙于此,故建义马庙,村名亦由此而得。

  笔者家所在的村是马鸣村,与义马村是邻村,在1998年撤乡并镇之前,同属于义马乡。我曾在义马小学、义马中学读书多年,对义马比较熟悉。我认为,康王赵构路过义马、泥马渡康王,只不过是当地的一个传说,并无确凿证据。

  近日,我查阅了桐乡的一些地方志,发现关于义马村名的来由、地名的演变,其脉络相对还是比较清楚的。

  义马村名,来源于村内原两座六朝时的墓葬,合称“二墓”。这两座坟墓埋葬何人,即使已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也不知道,它们被毁于何时,老人也不甚了解。不过,在现在的义马村庙前港上,原有一座叫长寿桥的石平桥,俗称东桥,桥上有一块石头,刻有“二墓”两字。此石乃旧时墓前石碑。方言中,“二墓”、“义马”音谐,同是“ni mo”。所以,“义马”原本应是“二墓”之意。

  我在义马中学读书时,因为好奇,曾经亲眼去东桥上看过。当时,那还是一座三孔平板石桥,桥的桥盘石上,确实有“二墓”两字,虽然字上有被划过的痕迹,但依稀可辨。可惜,该石桥已在上世纪90年代被拆除,后改建了水泥桥。

  根据《洲泉镇志》记载,南宋叶燮《钟母朱太夫人墓志铭》曾曰:“葬崇德西乡二马村。”崇德县治所在地即今崇福镇,义马现在确实位于崇福镇的西面。这里的“二马村”就是现在的义马村,也是取“墓”与“马”方言谐音之故。

  因村在“二墓”边上,所以,明朝及清初,义马村曾一度叫做墓下村。清嘉庆《石门县志》引明正德《崇德县志》称,积善乡(现洲泉一带)有村十二,其中就有马鸣村、墓下村等,并无二墓村、二马村之说,更无义马村。康熙年间,石门县令邝世培编纂的《石门县志》中也有“墓下村”之名:“裴蒋庙废,在十六都墓下村,县西二十五里。”现在,义马村有一座庙宇,俗称义马庙,其真名叫作墓下庙,门上牌匾上清楚地写有“墓下庙”三字,可为证。

  “义马”两字的出现,最早见于清嘉庆《石门县志》:“十六都有村十二:马鸣村、义马村、黄公埭……”此外,还有义马渡桥、义马庙港等地名。可见,这个时候,“义马”两字已开始普遍使用。随后的光绪《石门县志》中,也只写作“义马”,而非其他。从市档案馆一些资料得知,民国时期,也全部写作“义马”,至今未变。

  讲到传说,当地还有一个“朱元璋过义马”的故事,流传也甚广。据传,元末之际,朱元璋、刘伯温和常遇春三人从南方去苏州,骑马途经义马。在义马时,朱元璋骑的马趴倒,不久死去。随后,在一个泥潭里钻出了一匹“泥马”, 泥马被洗干净之后,朱元璋骑乘上去,继续赶路。后来,该马跟随朱元璋一生,被封为“宝皇马”。朱元璋得宝马之地,后来称作“泥马”,慢慢地写成了“义马”。这是“义马”得名的另一种传说。

  传说毕竟是传说,多为百姓的“创作”,并世代相传。其中寄托了他们的美好愿望,但有些较牵强附会。不过,这也会让一个地方增加不少的人文气息。


作者: 屠建平 朱林泉
上一篇:“赵构南渡”桥梁位置及传说
下一篇:万兴街上的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