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智力开发广告投放学校入驻 自助建站网站定制

登录 注册

围棋 主持人 书法 少儿英语 拉丁舞 珠心算 钢琴 跆拳道

企管学历互动 题库
首页 > 嘉禾故事 >> 最后的“人民广场”
最后的“人民广场”
发表时间:2020-06-08 15:23:37     阅读次数:418     本文编辑:嘉兴少儿/幼儿艺术培训_嘉兴中小学培训_嘉兴草屋网
  大凡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青春岁月都是在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运动中度过的,几乎所有的记忆都能被历次政治运动串连起来。嘉善县城那个可容纳数以万计市民的人民广场,自然成为运动的中心,这个江南小镇上此起彼伏的运动,都与这个广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时镇上的人们最向往的夜生活,莫不过有露天电影看。县城唯一的放映点就是人民广场。广场正北面朝南有个戏台,我们称它为“司令台”,银幕就拉在“司令台”正面。每当放电影时,县城万人空巷,男女老少,扛凳子背椅子,争先恐后涌向广场。此时广场上人满为患,有些顽皮的孩子为看得清楚,就爬到广场边的树上极目远望,那些抢不到理想位子的,就走上“司令台”从银幕后面看反电影,照样看得津津有味。那时放映的不是“样板戏”就是那些现在所谓的“红色电影”,最令我们兴奋的是一些战争题材的影片,有些片子已反复放映过几遍,像《小兵张嘎》、《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等,里面的一些经典台词,我们都看得能倒背如流了。在放映正片之前,几乎千篇一律要放一些与当前政治运动密切相关的新闻纪录片。

  我记得人民广场最后一场露天电影应该是1976年夏天唐山大地震后,那时县城的广播里也多次发出地震警报,弄得人心惶惶,有些胆子小的索性举家搬到空旷的人民广场,住进临时搭起的简易帐篷,食品商店里的干粮被抢购一空。为稳定人心,普及地震知识,有关部门在人民广场放映了一部防震抗震的科教片,片名现在我已经忘了。

  人民广场最辉煌的历史时段无疑是“文革”时期。“文革”中人民广场经常锣鼓喧天,红旗飘扬,高音喇叭不时播放着时代的最强音。每当毛主席最新指示到达,广场上就会一片欢腾。每一个新的运动掀起时,广场上就会出现一个个令人振奋的热闹场面。轧闹猛是我们这个小镇的传统习俗,在“文革”时期表演得淋漓尽致,有时候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总爱往人多的地方凑。

  记忆最深的是县装卸站的那些锣鼓手,只要广场上有重大活动,就一定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像现在所说的形象大使,锣鼓声起,标志着又一个运动开始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浑身圆墩墩的铜鼓手,挥动着一对鼓槌,把铜鼓敲得震耳欲聋。那个铜鼓特别硕大,是放在车上拉出来的,胖鼓手叉开双腿站在鼓前,两根鼓槌一上一下,从单位一直敲到广场,一路上鼓声惊天动地,几公里外都能听到。

  那时,各派系的游行队伍都要汇集到人民广场散发传单,广场上抢传单的人像浪潮一样涌来涌去。因年龄尚小,我无缘加入抢传单的潮流,我哥却常常满载而归,每次都能捧回一大叠。现在家里还保存着满满一大箱,这是很珍贵的历史资料,我想这可能也在无意中为研究“嘉善文革史”保存了一些宝贵的原始材料。

  “文革”时最后一次广场集会,是1976年9月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后的追悼大会。人民广场中央定制了旗杆,下半旗志哀,高音喇叭放着哀乐,万人默哀,沉痛悼念,广场上笼罩着一片悲凉的气氛。随着领袖的离世,“四人帮”的倒台,人民广场慢慢变得清静起来了。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商品经济大潮使人民广场又红火过一次,县城的第一次商品展销会就在这里举行。商业系统的各大公司、乡镇供销社、生产厂家联合在那里设摊销售。商品紧缺的年代刚刚过去,人们对商品的需求欲望很高,展销会上各商家积极备货,吃的用的应有尽有。当时摊位上没有现在流行的那些广告语,所有商品都按国家牌价销售。这种大规模的联合展销形式在小镇上还是第一次,必然掀起轩然大波。开展那天,市民蜂拥而入,附近乡镇的农民也不畏路途遥远,纷纷赶来加入购物大潮。展销会期间广场上几乎天天人山人海,比电影里看到的旧时逛庙会还要热闹。

  后来人民广场曾一度成为学校的操场,县城里的一些运动会也都在那里举行,而带有政治色彩的社会活动从此彻底退出广场的历史舞台。随着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人民广场慢慢被一幢幢高楼蚕食,最后与世纪末的钟声一起成为历史。现实中的广场消失了,记忆中的广场却永远不能磨灭,只要提起人民广场,人们就会喋喋不休地描述那些轰轰烈烈的场面。
作者: 顾涯
上一篇:蒲鞋弄
下一篇:宣公路,那静悄悄的老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