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智力开发广告投放学校入驻 自助建站网站定制

登录 注册

围棋 主持人 书法 少儿英语 拉丁舞 珠心算 钢琴 跆拳道

企管学历互动 题库
首页 > 嘉禾故事 >> 王国维: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上)
王国维: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上)
发表时间:2020-06-06 15:26:12     阅读次数:355     本文编辑:嘉兴少儿/幼儿艺术培训_嘉兴中小学培训_嘉兴草屋网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清末秀才,近现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

  1927年6月2日,端午时节,榴花盛开。临近中午时分,颐和园里游人稀少。对于在园子里劳作的清洁工来讲,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当清洁工来到佛香阁排云殿下的昆明湖边时,远远地瞥见一个约莫50岁的男子,正坐在鱼藻轩的石船上,不停地吸着纸烟。过了好一会儿,清洁工注意到他还在那里,偶尔站起来,在湖边走来走去。离他更近些时,只见他短短的身材,一身旧式的青马褂,面部显得有些苍黄,嘴唇上蓄着八字胡须。最显眼的,是他脑袋后拖着的一根长辫子,精心缀上的红帽结依稀可见,而他,就是王国维。

  清洁工没有多想,继续埋头劳作。大概下午3点钟,他突然听到扑通一声,那人不见了。他急忙跑到湖边,见那人已扎进了不深的湖水中。手忙脚乱间,清洁工奋力将其捞起,发现其口、鼻都被淤泥所塞,终究窒息而死。而此时,王国维穿在里面的衣服还没有完全湿透。

  一代国学宗师王国维,“举身赴清池”,在颐和园投湖自尽。噩耗传至城中,学界诸人都极为震惊。梁启超本已离开清华,听到消息立刻赶回清华为王家料理后事,并对自己的女儿说,王国维“治学方法,极新极密,今年仅50岁,若再延十年,为中国学界发明,当不可限量”。顾颉刚在听到消息时,蓦然感到“一个猛烈的刺激”,为之“失望而悲叹”。

  第二天的下午1点,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全体同学都去了颐和园,入门后由清洁工引至鱼藻轩,王国维的遗体仍然停在那里。此时,王国维的家属和校中的办事人员已经全部来齐,其中包括陈寅恪、吴宓、梅贻琦、梁漱溟等。到了下午4点多,法官才领着检验人员来到现场。从王国维的衣袋中,找出了一封遗书,外面写着“西院十八号王贞明先生收启”,打开后第一句便是,“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

  此十六字,给生者留下种种疑窦,成为80多年来其自沉之因久说纷纭又难有确论的“谜面”。有人说,他这个“辱”,为死殉清廷,效忠逊帝;也有人说,他这个“辱”与他亲家罗振玉有些什么纠葛。但不管什么缘由,当时及后来的人,都认为不值得。而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从精神层面来理解这位哲学大师的逝去。

  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挽词》的序言中写道:“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李泽厚分析王国维,认为他的自杀“倒是近代西方悲观主义和传统儒家挫败感的结合产物”。王国维的长女王东明曾说:“父亲一生是个悲观的文人,他的死亦如他的诗有着孤寂之怆美——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两年后,清华研究院同仁请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碑文,他满含深情地写下:“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此种境界,成为众多学者一生笃信和坚守的信仰。

  王国维去世前,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他当时雇佣一辆人力车往颐和园方向走,行至半路时突然叫停,让其速速折回去。他心里惦念的,是几天前谢国桢及赵万里曾托付他,书写扇面两页。当时书写时,他将谢国桢的称呼,误写作兄。于是,王国维中途返回校园办公室,用墨笔将“兄”字改为“弟”字,然后再镇定地重新上路,来到颐和园自沉。王国维为赵万里题写的扇面,为《玉山樵人诗》,里面有一句写玉山樵夫“回避红尘是所长”,诗句间,王国维的出世之志隐隐若现。“体素羸弱,性复忧郁”的王国维,对于“红尘”不见得是“所长”的,但的确一向是敏感而畏惧的。

  早在“百日维新”和“诏废八股”之时,王国维就敏锐地预感到:“来日大难,非专门之学恐不能糊口。”1919年,五四运动的热潮席卷全国,王国维也因上海掀起“三罢(罢课、罢工、罢市)”而“心绪恶劣”,当时他一面告诫潜明、高明诸子,切莫参与青年学生的活动,一面致信友人罗振玉,说此次运动“有国际竞争,有政争……大乱将随之矣”。

  在动荡的时代里,自己和家人将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这一直是王国维的“心事”。他觉察到自己的学术生命将不可避免地被时代摇动,但希望家人能够平稳地度过这一切。虽然自己在国学上的造诣极高,王国维却没有让任何一个子女继承衣钵,而是让长子去考海关,次子去考邮政……(摘选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大师巨匠》2019年9月版)


作者: 郑贞铭 丁士轩
上一篇: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
下一篇:柞溪沈氏与沈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