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智力开发广告投放学校入驻 自助建站网站定制

登录 注册

围棋 主持人 书法 少儿英语 拉丁舞 珠心算 钢琴 跆拳道

企管学历互动 题库
首页 > 嘉禾故事 >> 大臼和小臼
大臼和小臼
发表时间:2020-06-08 15:46:22     阅读次数:223     本文编辑:嘉兴少儿/幼儿艺术培训_嘉兴中小学培训_嘉兴草屋网
  曾经熟悉的东西渐渐离我们远去,也越来越变得陌生。当我向孩子们说起大臼、小臼舂米时,他们都睁大了眼睛,以为我在说一件河姆渡出土文物。但对于我这样年龄的人来说,臼是最熟悉不过的东西,那是当时农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物事,是一宗小江南的缩影。

  臼,分大臼和小臼两种,但无论大小,都是用来将糙米加工成白米的一种原始工具,是木砻砻谷后的又一道工序。

  大臼,亦称碓。因造价贵,占地面积多,一般只有大户人家才有。石臼很大,一次可舂米四五斗,它的一半埋于地下。紧靠石臼后面是卧式的碓架,有两张书桌长短。中间架起一根很粗的木杠,类似翘翘板。木杠的前方装有一个圆柱形的石杵,石杵重达二三十斤,杵尖上包有铁圈,杵与石臼相对。木杠的另一头做成板状,作为驱动木杠起落的踏板。石杵如鸟。石杵上下起落,犹如一只长颈的鸟在啄米。舂米时,一人或二人站在碓架上,利用自身的重量,一只脚用力踩动踏脚板,使石杵前端上翘,然后松开,石杵自然落在石臼中心。如此循环往复,便是舂米。用大臼舂米,也叫打米。

  大臼舂米,是一种沉重的体力劳动。小时候仅跟父亲舂过一次,也许是父亲踩不动那石杵,需要我帮点力。父子二人一前一后站在碓架上,双手吊在上面的横杠上,用脚合力猛踩踏板,反复不已。等一臼米舂好,我已累得满头大汗、筋疲力尽。再看那踏板被踩得油光滑亮,石杵上的铁质杵尖更是磨得闪闪发光。从这光亮中我感受到了父辈的劳累和艰辛。在这个碓房里,一年四季,几乎都能听到舂米的声音,那是乡村牧歌的一部分。许是因为石臼太接近土地的缘故,那声音听起来总是有点发“瓮”,像是一声声叹息。

  小臼舂米,相对要简单得多。小臼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大多为陶制品,和瓦当一般颜色。圆形,口大底小,容量也较小,一次舂米不足一斗。臼杵为木质,手腕粗细,三尺长短。上端装一块五六斤重的圆形尖石,以增加舂米时的重量;下端箍着一个铁圈,以增强杵尖的磨擦力和耐磨度。舂米时,人坐在凳子上,小臼放在两腿之间,双手持木杵,一下一下反复往下捣,直到米糠完全从糙米上剥落下来。然后用米筛筛去米糠,白花花的大米就呈现在眼前。

  小臼舂米,俗称“触小臼”。这样的活,多半是由女人和孩子们来做的。秋收后的雨天或黄昏,从农家屋子里常常会传出“咔嚓、咔嚓”的舂米声。这沉闷的声音,犹如不绝的歌声,如今虽已远去,但只要我的记忆屏幕上出现那些从暮色中渐渐消失的身影,我就会想起那个年代和那个年代里曾经生活过的人们。
作者: 吴顺荣
上一篇:六月六,晒得鸭蛋熟
下一篇:鳌山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