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智力开发广告投放学校入驻 自助建站网站定制

登录 注册

围棋 主持人 书法 少儿英语 拉丁舞 珠心算 钢琴 跆拳道

企管学历互动 题库
首页 > 素质教育 >> 超常教育 > 一切为了卓越人才的涌现(上)
一切为了卓越人才的涌现(上)
发表时间:2020-03-17 15:39:03     阅读次数:661     本文编辑:嘉兴少儿/幼儿艺术培训_嘉兴中小学培训_嘉兴草屋网

──江苏省天一中学二十年超常教育的追求与实践

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 沈茂德

  江苏省天一中学的超常教育起步于1980年,至今已经历了21年,在这二十余年中,我们在超常教育的基础理论构建和实践操作等方面都作了艰辛的探索。

  一、我校超常教育实验是一个不断思索,深化认识的进程

  我们知道,在实践的过程中,离不开对超常教育的性质界定、目标功能定位、可行性分析、模式构建等一些问题的思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既是对实践的引导、论证,也是对实践探索的不断总结。

  (一)超常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它顺应个别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与潜能的最大发挥

  素质教育的提出适应国际竞争及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它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核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为目标。在探索中我们认识到,超常教育是采用与以往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针对一部分超常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力构成因素实施的行之有效的个性化教育,能促进学生潜能的最大发挥。它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及管理等方面均以"因材施教"的理念为核心,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二)超常教育是承认差异的教育,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反思性实验

  学生的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在教育上便不能一刀切。对约占人口1%-3%的超常儿童进行超常教育可以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如果用教育中等智商孩子的方法来教育高智商孩子,则这些孩子就无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这样不仅浪费人才,甚至会造成心理上的扭曲,形成叛逆心理。教育平等,不仅是给每个人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要提供适合个人的教育方式。机会均等并不能保证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公平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公平应当是"因材施教"、"人尽其才"的教育。

  (三)超常教育是重点中学、实验学校培养目标更高定位的教育行为

  因材施教,此处的"材",我们认为不但指学生的实际特点,还指教育者素质和教育环境的状况。不同素质的教师,不同类别的学校给学生创造的教育条件客观上有所差异,因此每个学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提出教育要求。重点中学、实验学校由于其生源、师资及设施等方面的优势,有着不同于一般学校的教育目标,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奠定基础。超常儿童是国家的瑰宝,重点中学及实验学校办超常教育是对国家人才资源的特殊保护与开发。

  (四)超常教育是一种探索性、创新型的教育实验,是一项完善中的事业

  大陆现代超常教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虽然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超常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性、创新型的教育实验。学制、教学、课程、办学方式等方面都是需要开拓的领域。比如学制的探索,在超常教育中,对于超常学生的培养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认为应使超常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掌握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知识技能,以显示其超常的优势;另一种思路则认为不应过分限制学习的时间,而应在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深度上做文章,使超常生在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上明显地优于一般学生。在探索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中学办超常教育要避免简单化(如没有计划、没有独立课程设置)、避免商业化(如在利益驱动下背离超常教育本身的目的)、要不断完善社会化(加强对社会的宣传教育,教育人民支持理解超常教育)、完善全球化(与香港、台湾及外国加强联系、交流与合作)。

  中学办超常教育应走出要不要办等争论的困境,目光主要应集中在如何发展,如何开拓等方面。

  二、我校超常教育实验是不断实践探索,不断总结完善的进程

  在整个超常教育的探索中,主要是实践的探索,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我校从超常儿童的测试选拔、模式构建(包括学制的改革、组织管理、课程设置等),到科研导向、家校合作等方面,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总结的历程。

  (一) 由个体到群体培养方式的转变

  我校超常教育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1、个体培养阶段

  从1980年到1992年为第一阶段,主要是个体培养。这阶段主要是采用初高中新生入学后的发现法或校外学生推荐法,从初一或高一开始确定若干较突出的低龄少年作为观察实验对象,由有关老师辅导培养,成熟一个就向大学少年班输送一个。这种个体因材施教培养,分散插班的超常教育实验模式的特点是滚动递进,进退自如,针对性强。在这期间我校共观察培养了44位学生,这些学生全部进入了重点大学,其中17人考入了大学少年班。

  2、群体培养阶段

  从1992年到现在为第二阶段,为群体集中培养阶段。此阶段根据其招生的范围又经历两不同阶段。1992到1997年,这阶段是在锡山市教委的领导下,在锡山市范围内每年统招初一小年龄学生一个班(30名),后期扩大到无锡市范围。从1998年开始,经省教委批准,面向全省招收优秀小学生一个班。2001年经省教育厅同意,又扩招一个班。这期间已毕业3届共89名学生,100%进入大学少年班和重点大学。

  (二) 由书面测试到结合实践考察的选拔探索

  在测试与选拔中,我们一般要经过三次测试与鉴别:第一次,以小学大纲规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为内容,兼顾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主要以问卷方式进行;第二次,以能力测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时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等,主要也是以问卷方式进行;第三次,以个性特征和综合智商测试为主,聘请高校专家,用中科院心理所、华东师大、苏大等高校编制的"团体儿童智力测试量表"、"个性测试"、"创造力测试量表"等进行测试,择优录取。

  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这些学生固然非常聪明,但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问题测试时很难全面了解。特别是习惯上,在小学一经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学校改变思路,在招生前的暑期,举办"优秀小学生夏令营",由各个学校推荐优秀小学生参加,在活动中先观察学生习惯等方面表现,因为学生一般在活动中是不设防的,所以比较能观察到其真实的一面。同时,我们在招生考试中,每个考场还安排了观察员两名,负责观看学生的考试习惯。

作者: 
上一篇:剑桥奇才的非智力因素(下)
下一篇:少年大学生说:别说我们不普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