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智力开发广告投放学校入驻 自助建站网站定制

登录 注册

围棋 主持人 书法 少儿英语 拉丁舞 珠心算 钢琴 跆拳道

企管学历互动 题库
首页 > 嘉禾故事 >> 要穿一生的红棉袄
要穿一生的红棉袄
发表时间:2020-06-08 15:46:45     阅读次数:392     本文编辑:嘉兴少儿/幼儿艺术培训_嘉兴中小学培训_嘉兴草屋网
  嘉善有一个沿袭了数百年的风俗,凡女子结婚时要做一件红棉袄,这件红棉袄要穿一生:首先在自己结婚的时候穿,然后在儿女结婚时穿,家里老人去世时穿(长辈去世时,把红棉袄穿在白衣服里面,等到“做五七”、“一周年祭祀”或“三周年祭祀”之后脱掉外面的白衣服,穿这件红棉袄),到了自己去世时,还是穿这件红棉袄离开人间。最后,这件红棉袄或者火化“带走”,或者在下葬时留给下一代。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严格的等级制度,贵贱有别也反映在衣服上。上自天子卿士,下及庶民百姓,服饰各有等级。农民往往只能穿粗衣土布。比如明代普通妇女只能穿紫色粗衣,不能用金绣。袍衫之类衣服只能用紫、绿、桃红等浅淡的颜色,却不能用大红、黄色和鸦青色。明洪武十四年(1381),准农民之家穿绸、纱、绢、布,而商贾之家只许穿绢布。《清稗类钞》说:“霞帔,妇人礼服也,明代九品以上之命妇皆用之。以庶人婚嫁,得假用九品服,于是争相沿用,流俗不察,谓为嫡妻之例服,沿至本朝,汉族妇女亦仍以此为重,故非朝廷所特许也。然亦仅于新婚及殓时用之。”所以,到了清代,凤冠霞帔之类的命妇之服,一般老百姓一生中只能穿两次,一次是出嫁之日,另一次则在入殓之时。

  嘉善农民用土织布做的红棉袄,在农民心中,就好比是凤冠霞帔。因为土织布虽然粗糙,但柔软舒适,经久耐用。土织布在嘉善乡村流行的历史很久,《嘉兴风情民俗》称:“宋末,农民渐以土纺土织为业。”明清之时,嘉善县魏塘镇成了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镇之一,谚语有“买不尽枫泾布,收不尽魏塘纱”。历代以来,土布纺织自然也在杨庙盛行,嘉善杨庙的土织布都是农民用自己种植的棉花,纺纱经线,织成布匹的。直到现在,杨庙还有很多人会织土布,像新联村七十二岁的吴根宝和她女儿俞桂金都是织布能手。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即使还在用土织布机织布的也不再用自己纺的棉线了,而是用买来的丝线和纱线(用丝线织出来的布比较细腻)。所以,土织布的生产技艺已是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生穿一件红棉袄的风俗在“文革”时一度中断,之后又重新流传。二〇〇五年,在进行嘉善民族民间艺术普查时,我曾走访居住在杨庙镇(现属天凝镇)新联村时年五十七岁的黄寿宝,她就有一件这样的红棉袄,是在女儿结婚的时候做的,那时还穿着。这件红棉袄的布属于农民自己纺织的土织布。
作者: 金天麟
上一篇:新年赶庙会
下一篇:品味新年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