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智力开发广告投放学校入驻 自助建站网站定制

登录 注册

围棋 主持人 书法 少儿英语 拉丁舞 珠心算 钢琴 跆拳道

企管学历互动 题库
首页 > 素质教育 >> 素质教育理念  > 做好学生心理教育,共创和谐校园
做好学生心理教育,共创和谐校园
发表时间:2020-03-16 17:13:22     阅读次数:     本文编辑:嘉兴少儿/幼儿艺术培训_嘉兴中小学培训_嘉兴草屋网
做好学生心理教育,共创和谐校园 做好学生心理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消除其心理障碍和疾病,使其保持健康良好的向上状态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但是众多家长较多地关心孩子们的生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却往往被家长、教师所忽视,或者重视不够。如果学生心理上出现了障碍甚至疾病而无法得到及时的正确引导和治疗,就会带来一系列的行为问题。部分心理上有疾病的学生,慢慢就发展成为学习差、纪律差的双差生,个别的甚至走向**的道路。消除治疗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和疾病,除了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外,最合适的“医生”莫过于班主任了。 通过几年的班主任教学工作,我发现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和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卑感重。这种心理疾病在中学生当中存在比较普遍,特别是小学刚升入初中,功课增多,难度增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压力,当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在一些小事上遭到挫折时,常会产生“我很笨”、“我不行”的心理,对自己、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很强的自卑心理。为掩饰内心的无奈而“破罐子破摔”;平时易激动,顶撞老师或者故意和老师作对;看到班里出了问题则幸灾乐祸;经常在班里挑起事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等等则是其典型的表现。 (2)对任何事物都假装满不在乎的心理。这种学生常会对老师的批评教育表面上置若罔闻,无动于衷,故意以满不在乎的样子来掩盖其内心的痛苦及自尊心所受到的伤害,并以此方式对不公正的对待表示反抗。 (3)故作丑态表现的心理。有的学生受到教师的批评之后,为了掩饰内心的痛苦和所受的打击,故意在同学面前做出丑态,说“风凉话”,以期望减轻心理的负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不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动辄在全班同学面前讽刺、挖苦学生,严重伤害其人格和自尊心,使学生产生扭曲心理。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其人格和尊严感逐渐消蚀,心理障碍愈来愈严重,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日趋加剧,甚至发展到每当教师上课时,他就故意做出各种可憎可笑的行为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4)无意识破坏心理。有这种心理疾病的学生常感到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且随着学习活动的增多其这种感受会越来越强,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则会做出极端的反应和激烈的反抗,产生无意识的破坏行为,如毁坏班集体公物,把经常受教师表扬的学生的课本、文具偷偷拿走或损坏其工具使同学着急,让老师发火,他则在一边“看笑话”。这些学生发展下就会脱离班集体,不与同学交往而常与社会上的无业人员混在一起,以至于滑入**的深渊。 (5)对成绩落后的无能为力而导致恐惧心理。有些学生对自己落后的学习成绩感到不满意,但又觉得无能为力,无法接受老师的劝说教导。平时表现得沉默忧郁,情绪紧张,在课堂上难以集中精力听讲,常常是一节课上了一半还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内容;有的学生表现为无法正常思维,无法处理正常的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又害怕受到老师的训斥和家长的打骂。久之导致恐惧心理的产生,心理上对学习渐趋麻木,怕上学,怕老师,怕家长,怕考试,进而发展到说慌、逃学。这种心理障碍是最难治愈的。 (6)家长的过于溺爱导致孩子心里承受能力很差,孩子遇到挫折时不知如何应对,只是对环境抱怨、对社会感到不满,长期愤懑压抑最终导致精神抑郁,甚至有自杀倾向。原来我们班有一个王某,刚入班时学习还可以,但是一个月之后成绩急剧下滑,受不了打击,对学习不感兴趣,开始逃学。到后来越来越差,自己心里更难受,长期在这种不健康的状态下,最后导致精神抑郁,严重时还有自杀倾向。 以上几种心理疾病,只是学生心理疾病中常见的几种。针对这些心理疾病,作为与学生在一起时间最长的班主任老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对学生的心理障碍和疾病及时给予消除。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老师应怎样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呢? (1)要帮助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树立自信心。具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学习成绩常徘徊不前,或成绩较差,多数是双差生。他们经常受到父母的喝斥,老师的批评和责备,同学们的“白眼”,这使他们具有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自信心的丧失使他们常常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因此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班主任应在平时的教学和班级日常管理中用高尚的情操和真挚的爱心来感化这样的学生,以朋友的身份走进他们的心灵,唤起其自尊,使这些学生认识到在老师的心目中他们和别的同学是平等的;其次,要求这类学生从小事中做起,唤起他们的自信心,并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再次在集体活动中应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特长,使其在班级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学生很高兴,而且很容易接受,效果很好,前提是真诚的对待他们。 (2)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权威地位,班主任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到其他教师、学生和本人对这个学生的看法。因此班主任要以平等的态度、以积极的心理、以发展变化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具有心理疾病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优点并加以引导。当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要沉着、冷静,不能以冰冷的言辞在全班学生面前羞辱挖苦学生,应从实际出发,采取个别谈话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对待差生既要热情关怀,又要耐心帮助,切忌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有心理疾病的学生。 (3)创造一个互帮互助、充满温馨友爱气氛的班级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只有在轻松的环景中才能发挥正常。有心理疾病和障碍的学生在班集体中人际关系紧张,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地位较低。作为班主任除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应指导全班致力于创造一个充满温暖、友爱、互助、活泼、团结、向上的班级环境,营造集体心理相容的氛围,帮助这些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消除其恐惧心理。例如,可以在班集体中组织唱歌比赛、手工制作竞赛、朗诵竞赛、体育运动竞赛等轻松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给予他们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改变同学们对他们的不良印象,使他们感受到并不是被同学和老师所遗忘的人,逐步消除治愈其恐惧厌学心理,调动他们的学习和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对自身在班级中价值和位置的认识。 (4)争取家长和任课教师的配合。治愈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只靠班主任的孤军奋战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中,虽然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时间多,但毕竟还有限;任课老师也是中学生们的直接教育者;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在家里常受到家长的责备、喝斥甚至打骂,在某些任课老师眼中也备受歧视。所以要想治愈其心理障碍,还必须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争取其他教师一起施教,多方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5)避免急躁情绪。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治愈心理疾病,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产生急躁情绪,不能急于求成,而应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要有耐心、有信心、有决心,逐渐治愈差生的心理疾病和障碍。 一个人健康成长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成长,而中学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特别是健康心理的培养,在中学阶段尤为重要,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和个性和谐全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消除其各种心理障碍和疾病,是每个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班主任应该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使我们的校园文化更加和谐美好!
作者: 
上一篇:心理教育,轻松让孩子们改头换面
下一篇:心理测验方法 图画测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