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智力开发广告投放学校入驻 自助建站网站定制

登录 注册

围棋 主持人 书法 少儿英语 拉丁舞 珠心算 钢琴 跆拳道

企管学历互动 题库
首页 > 素质教育 >> 素质教育理念  > 巨大压力压出教学艺术大师(上)
巨大压力压出教学艺术大师(上)
发表时间:2020-03-16 17:14:25     阅读次数:     本文编辑:嘉兴少儿/幼儿艺术培训_嘉兴中小学培训_嘉兴草屋网

  现在,一方面是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另一方面是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强烈呼声,加上教师培养的开放性与选拔任用的社会化,广大教师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应该怎么办?

  1.教学艺术啥模样

  教学艺术形成不仅指个体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过程,也指教学史中,人类教学艺术的形成过程。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到杜威的“从做中学”;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人类的教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教学艺术水平也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

  教学艺术形成是教师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自然表现。人的生命本质就在于人能够不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对自我生命实现不断的超越。超越的过程是一个应然不断代替实然,理想不断代替现实的过程。人正是在这种过程中,不断体验着人生的乐趣,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教师正是在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否定过去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冲动中,实现着教学艺术的磨炼与提高。没有这种人生的冲动与生命的激情,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就会缺乏动力。

  教学艺术绝非一种简单的教学技能,它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我们不能仅重视训练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应追求一种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德、识、才、学各个方面都提高了,教学艺术才能有表现的良好功力。

  由此可见,教学艺术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包含着观念体系的形成、实践意向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形成以及保证它们得以体现的人生态度、社会情感等品质的形成。

  形成教学艺术的过程,就是教师学会把自己的经验、理解、智慧、困惑、问题等融入到教学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更多地是一个客观的学习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学习客观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应试性,与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兴趣关系不是很大。为什么学生对现在的教学兴趣不大?教师对它的兴趣也不大?这主要是教学不能很好地体现师生的经验、师生自己的理解,不能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较好的发挥。一般而言,越是年轻的教师,教学的客观性越强,主观性越差。什么时候教师把自己的体验、感受融入到教学中,而且越来越多,什么时候教师就开始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

  2.教学艺术为了啥

  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教学变成学生发展的精彩活动

  教师形成教学艺术的目的之一就是使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教学变成学生获得发展的精彩活动。只从技术、模式的层面考虑问题,教学就会死板,缺乏活力。只有当教学达到艺术的水平,它才会呈现出不拘一格、生动活泼的局面。富有程序化、技术化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可以掌握的,这在教学艺术形成的初期是不可缺少的。但当教学艺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就应突破教学模式的束缚,灵活机智地去把握教学。从无模式到有模式,再从有模式到无模式,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

  优化教学认识方式,影响课程运行的价值

  教师形成教学艺术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优化教学认识方式,它直接影响着课程运行的价值。教学过程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课程资源,但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挖掘,教学艺术在于在教学中把课程资源挖掘到最充分的地步。教学中,一个班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为课程实施做出贡献,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掌握教学艺术的教师可以从教的方式探求实施课程的最优方式。从教学历史进程来看,人们一刻也没有放弃过对最优的教学认识方式的追求。教学模式的产生是人类追求最优教学方式的结果,即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最优化教学方式。这种做法容易产生教学方式方法研究中非此即彼的对立,会形成许多偏颇。因此,我们要鼓励教学认识方式的多样化、多元性探索,广大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探索。一是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认识方式,二是要从实践中提炼富有创新的教学经验。一个教师一辈子只靠一种教学方法“包打天下”是行不通的,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教师自觉掌握各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运用自如。同时,教师应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进行综合优选或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教学艺术的形成过程既是形成各种有效教学方法的过程,也是对教学方法进行重组改进的过程。

  3.教学艺术因为啥

  人的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必然要采用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它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为了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许多人对自己的前途缺乏系统的规划,没有长期与近期的发展目标。人应当从态度上“拒绝平庸”,为自己的发展设计好蓝图。

  其次,要有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受传统影响,许多人总是把人生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学习——吸收阶段,第二阶段为工作——谋生阶段。人们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以后,一般很少继续学习。许多人仅仅把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这种境界是比较低的。

  再次,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许多人把个人的发展定位在个人功利的获取上,而没有把它社会化为一种体现个人生命价值,实现人格完善的途径;还有一些人在发展中不注意身心健康,只考虑今日的发展,不考虑明日的发展,从而不能实现一种可持续性发展。教师不仅是文化科学知识传播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化科学知识创造的主体,这就要求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实现自己的长期、不断发展。

  教学艺术形成的过程就是教师使自己的整体素质获得不断提高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教学艺术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教师专业化理论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缺乏正确的专业意识,这是其教学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使教师形成正确的专业意识,有利于他们提高教学水平,这是教学艺术形成的前提。因此,教师专业化理论是教学艺术形成的重要的理论基础。

  近一两年,教师专业化在我国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领域普遍接受的一个术语,或者说已经成为教师教育中的核心概念。教师专业化为我们探索教学艺术形成设立了必要的学术背景。只有承认教师是一个专业,教师教育需要专业化,才能使人们去钻研教学的奥秘,探索教学规律。这种探索不仅是在科学的角度,而且是在艺术的角度进行的。

作者: 
上一篇:素质教育漫谈-学会尊重(一)
下一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4